首页 > 娱乐 > 滚动 > 台湾高山族歌舞“舞台化”争议(图)

台湾高山族歌舞“舞台化”争议(图)

2014-03-26 16:06 来源:重庆青年报
少数民族的对话对象并非都是经过人类学训练的热心人,而是对本文化“自以为是”的主流社会大众,这注定了少数民族发言人必须付出更多努力,包括为适应主流社会大众的理解方式而冒误读本文化的风险。

  台湾高山族处在积极与主流文化的对话中,虽反响很好却仍引起了族群内部有关“正宗”的争议。

  尽量原样上舞台

  “观光秀”是台湾少数民族在舞台上展示民族意识的最初尝试。上世纪80年代初,台湾又掀起了“原住民族群认同运动”,包括一系列“原住民乐舞系列”和“原舞者”表演,还推出了哈古(卑南)的雕塑,拓拔斯(布农)的小说,莫那能(排湾)的诗集等。

  表演者下了很大的功夫:尽量采用少数民族成员,表演内容与部落实际一致,“进场速度、灯光语法,要依其乐舞本来的情绪起伏来表现。因此要求全部工作人员,包括舞台灯光设计等都到部落去了解这些乐舞。表演完全由少数民族演员来呈现,音乐上尊重原音,舞蹈上不加编排”。

  这些努力取得了相当的成功,但沟通与对话中的误读在所难免。仅是舞台,就已经对少数民族歌舞原本的时空进行了改造。

  比如阿美族丰年祭中的集体舞,舞步复沓且持续时间之长(动辄数小时),根本无法在舞台上复现,但恰是这种复沓和漫长才充分表现了原住民的祈愿和追求,对真正的欣赏者来说,观此舞所受的心灵震撼与观舞台表演的感受大不相同。

  “原舞”的编排中,许多认知障碍也是无法单方面克服的。“原住民乐舞系列”要依赖汉族民族学者明立国的舞台演绎经验,“原舞者”要依赖汉族民族学者胡台丽的研究成果和人际网络,乃至“文建会”的经济支持。

本文相关推荐

关于我们|版权声明|联系方式|撤稿声明